泡沫箱中的塑料顆粒經常是作為垃圾填埋,有人提出泡沫塑料顆粒在經過加工之后,可以制成鋰電池的電極,而且這種電極與傳統石墨電極相比性能更優。
這種新工藝則將有望解決泡沫材料的回收問題。這種加工工藝非常簡單直接,它只需要在惰性氣體的環境中將泡沫顆粒加熱到500~900℃即可,有時還需要加入過渡金屬鹽類作為催化劑。在經過加熱之后,就可以將泡沫材料轉化成碳納米顆粒和微片,并制成鋰電池所需的碳電極。
這項無害化工藝成本低廉,有潛力應用于大規模生產。而且分析數據顯示,這種電極有比傳統石墨電極更加優越的電化學性能。在鋰電池充電和放電的過程中,鋰離子要經歷“嵌入”到電極結構中,以及從中“脫嵌”的過程。因此,電極材料容納鋰離子的能力就會成為影響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。而新型電極中多孔的微觀結構使得它能夠擁有更好的鋰離子“存儲”能力。
泡沫箱中的泡沫塑料顆粒不容易發生降解,但是把它應用到電池中,不僅實現了廢物利用,而且推動了科技的發展,這種新型電極可以讓充電速度變得更快。